当前位置:100EC>跨境电商>关税政策冲击下 亚马逊直营业务年化利润或损失百亿美元
关税政策冲击下 亚马逊直营业务年化利润或损失百亿美元
网经社发布时间:2025年04月10日 09:30:15

(网经社讯)4月10日消息,知名金融机构高盛发布的一份关于亚马逊的测算研报显示,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的关税政策等影响,亚马逊的1P(第一方)业务年化利润可能面临高达100亿美元的损失。 

 亚马逊:1P业务利润承压,成本转嫁能力面临考验  

作为全球电商巨头,亚马逊的1P直营业务是其核心盈利板块之一。该模式下,亚马逊直接采购商品并掌控定价、物流等环节,商品成本约占在线商店收入的74%。高盛分析指出,美国市场贡献了亚马逊全球GMV的60%,而其中35%的1P商品成本来自中国。新关税政策下,亚马逊美国商品成本可能上涨15%-20%,全球成本增加9%-12%。若无法有效缓解压力,其年化EBIT(息税前利润)或将缩水50-100亿美元,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(592.48亿美元)的8%-17%。  

据网经社跨境电商(CBEC.100EC.CN)查询DeepSeek后获悉,尽管形势严峻,部分分析师认为亚马逊具备一定的风险对冲能力。例如,2018-2019年特朗普首次加征关税期间,亚马逊通过供应商谈判、商品结构调整(转向低关税品类或本土采购)及价格策略,维持了全球商品利润率的稳定。然而,此次关税范围更广、税率更高,且取消了针对中国商品的“最低限度豁免”,亚马逊能否再次化解危机仍存变数。此外,若选择涨价,消费者需求弹性可能进一步放大利润波动。  

苹果供应链“去中国化”策略失效,iPhone价格或暴涨43%  

与亚马逊类似,苹果的供应链危机更为尖锐。尽管其近年推动产能分散至印度、越南等地,但特朗普新政将苹果主要生产地悉数纳入高关税名单。数据显示,苹果每年超2亿部iPhone的组装完全依赖海外,美国本土产能为零。4月3日,苹果股价单日暴跌9.3%,创2020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。市场预计,若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,iPhone 16系列售价可能飙升43%,顶配版iPhone 16 Pro Max或从1599美元涨至2300美元,严重削弱市场竞争力。  

更严峻的是,苹果短期内难以通过转移生产避险。科技记者马克·古尔曼透露,由于美国劳动力、土地等成本过高,苹果未来几年仍将依赖海外工厂。这意味着,苹果要么牺牲利润率,要么冒险提价导致销量下滑。此外,其MacBook、AirPods等产品线同样面临成本压力,全系列硬件业务的盈利结构或需彻底重构。  

 企业应对困境:短期妥协与长期战略的两难  

面对关税冲击,跨国企业的应对策略集中于三点:供应链重组、成本分摊与市场转移。例如,亚马逊可能加速扶持美国本土供应商,苹果或加大对印度工厂的投资以规避关税。但这类调整需数年时间,短期内企业仍需依赖涨价或利润压缩。历史经验表明,2018年关税战中,美国零售商通过提前囤货、调整SKU(减少高关税商品占比)缓解了部分压力,但本次政策覆盖面更广,缓冲空间有限。  

更深层的问题在于,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使得“本土化生产”成为伪命题。以电子产品为例,美国缺乏完整的零部件产业链,即使组装线回流,核心元件仍需进口,难以根本性降低成本。因此,企业最终的博弈焦点可能转向政治游说,试图推动关税豁免或政策调整。  

结语:全球贸易裂痕下的企业生存战  

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暴露了美国企业对全球化供应链的深度依赖,更凸显了贸易保护主义与跨国公司利益的根本冲突。亚马逊、苹果等巨头的百亿利润危机,仅是这场风暴的开端。若政策持续,消费者将为商品涨价买单,而企业则陷入利润与市场份额的零和博弈。在全球贸易规则重塑的背景下,如何平衡政治风险与商业逻辑,将成为所有跨国企业必须解答的生存命题。

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,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、服务商,提供“媒体+智库”、“会员+孵化”服务;(1)面向电商平台、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;(2)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、政府部门、培训机构、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;(3)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、品牌方、商家、供应链公司等提供“千电万商”生态圈服务;(4)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。

网经社“电数宝”电商大数据库(DATA.100EC.CN,免费注册体验全库)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,包含100+上市公司、新三板公司数据,150+独角兽、200+千里马公司数据,4000+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+互联网APP数据,全面覆盖“头部+腰部+长尾”电商,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,挖掘行业市场潜力,助力企业决策,做电商人研究、决策的“好参谋”。

【关键词】 亚马逊关税原创
【投诉曝光】 更多>

【版权声明】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网经社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、引用我们原创内容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;同时,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将版权疑问、授权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,发邮件至NEWS@netsun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、处理。

        平台名称
        平台回复率
        回复时效性
        用户满意度
        微信公众号
       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
        微信小程序
       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